搶先試閱
春季選文《屍速列車》的六種結局 故事列車該停在什麼地方?
戲劇性的電影該如何結局?南韓導演延尚昊的《屍速列車》作了一個很好的示範,其故事梗概如下:
主人翁碩宇是個自私的證券基金經理人,長期忙於工作,忽略妻女,導致老婆跑了。女兒生日這一天,碩宇又因工作忘了去參加女兒的班級活動,以致於寂寞的女兒想去釜山找媽媽。無奈之下,碩宇只好帶著女兒,搭上開往釜山的火車。
開往釜山的火車,除了這對關係緊繃的父女之外,還有喪屍。
只要被喪屍咬上一口,活人就會遭病毒感染,變成猙獰的野獸,喪失所有的記憶,見人就咬。
故事的場景百分之九十在高速飛馳的火車上,在躲避喪屍追殺的過程中,父女失散。為了救女兒,碩宇必須穿越一節又一節的喪屍車廂,不停地打怪再打怪。
乍看之下,喪屍是電影裡的反派。錯了,真正的反派是一個又一個因為恐懼,而引爆人性陰暗面,變得比喪屍還可怕,只要自己能活下去,別人都去死也無所謂的失心瘋,我們姑且稱這些人為「活失」,活人喪失。
陰錯陽差,「活失」們的自私舉動,反而救了碩宇等人—碩宇、女兒、孕婦,三個正方人物,以及一個反派大魔王,千里馬客運營運長,為了活命不惜犧牲他人的自私鬼。
當碩宇為了保護女兒和大魔王纏鬥時,故事已經來到尾聲,時間也將近兩個小時了,電影隨時都可能喊停,打上The End。
問題是……電影該停在哪裡,才是最好的選擇,最好的結局?
《屍速列車》的結局,完全就是會熱賣的通俗劇範本(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),它已經可以拿來作為成功者的教學範例了。
但但但……它同時也可以拿來作為失敗者的範例。
既是成功者,又是失敗者?
為什麼?
這樣的結局設計絕對不會得到任何的劇本獎項,因為它違反了「性格決定命運」的最高準則。
通俗劇的結局「最好」回應故事情節的伏筆。好的戲劇結局則「一定要」回應人物性格的伏筆。
所以,我心目中最好的結局是—自私自利的主人翁不能違反他的性格。
他的性格是什麼?劇情前半段非常用力的鋪陳,包括坑殺散戶、關門擋住孕婦、叫女兒不要讓座……
所以過程中,主人翁可以因為種種原因,而短暫的變成一個好人,但他的骨子裡終究是個自私的人,尤其是在最危急的時候,他一定要變回他自己。
自私的人就應該做自私的事,而不是大突變,逆轉成觀眾心中渴望的催淚英雄。
所以從人物性格的伏筆來看,結局「可能」是這樣的……
故事最後,主人翁在最危急的時候,面臨了二選一的難題:自己死,或女兒死?
主人翁是自私者,所以自己死,絕對不是選項。
但也絕不會選擇女兒死,自私不等於畜生。
主人翁是個聰明過了頭的傢伙,他會把目光轉向最後一個人,孕婦。這就是她一直活到現在的原因。主人翁會犧牲孕婦來救女兒,而不是犧牲自己的性命。
意思就是……為了救自己的女兒,危急之下,主人翁幾近本能的把孕婦推向喪屍,但這實在是太殘忍、殘忍、殘忍了。殺孕婦是不道德的,會遭天打雷劈,所以主人翁必須在同一時間付出最大的代價。
孕婦被喪屍咬中,掉下火車之前,主人翁再次本能的拉住她的手。
一瞬間,兩個人的眼睛對上了,男主角充滿了愧疚(他真的只是自私,不是畜生啊),孕婦則充滿了理解(眼前的男人只是跟我一樣,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啊啊啊)。
愧疚與理解,失神的瞬間,人類情操最高的時刻,然而美好從來都是瞬間即逝的,兩人隨後都掉下高速行駛的火車,死了。
最後,只剩下小女孩一人活下來,繼續她的旅程。
當小女孩走進黑暗的隧道,一個人唱著送給父親的歌。
然而悲傷的,不是因為父親死了。而是……日後小女孩將活在巨大的矛盾裡:我不喜歡自私的父親,但我正是因為這個自私的父親,才有機會活下來的啊啊啊。
很苦、很悲,但這才是他父親的真實樣貌──小小的,自私的愛,只給自己的女兒;而不是大大的,無私的愛,只為了討好臺下的觀眾。
請依據前述文章回答下列問題
一、下列何者是《屍速列車》的反派角色? 擷取訊息
(A) 碩宇
(B) 孕婦
(C) 流浪漢
(D) 營運長
二、許榮哲〈小說課3〉談到人物創作原則『戲劇就是衝突,衝突是為了突圍,突圍形塑了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』,衝突不是目的,而是一個有效的手段,本文中許榮哲老師認為《屍速列車》最棒的結局是什麼?推論比較
(A) 主人翁選擇犧牲自己,讓孕婦、女兒活下來
(B) 主人翁犧牲孕婦與自己,讓女兒自己活下來
(C) 主人翁犧牲孕婦救女兒,自己和女兒活下來
(D) 主人翁選擇犧牲女兒,讓孕婦和胎兒活下來
三、「身為基金經理人的主角,性格設定成自私的人,再安排他後期轉變,很標準的做法。但主角的職業,只讓他頂多是比別人多知道一些資訊,讓他覺得自己有錯,此外便沒有發揮(上網查隧道時間不算經理人的技能)。而他的興趣則完全沒有提及。這兩點一旦空了,主角就像是一個空架子、一個逃跑的路人、只能被擺佈,自己沒有反抗能力。」(李洛克〈三分鐘讀完失速列車〉)此段和本文對主角的分析,有何異同? 推論比較
(A) 相同處:兩文都提及主角的性格及轉變,且認為本劇中對主角的描寫尚有待加強
(B) 相同處:兩文都認為對主角的性格描述不夠全面,使主角成為扁平人物無法突出
(C) 相異處:李洛克認為應補充主角的興趣職業,許榮哲認為應加強主角的轉變因素
(D) 相異處:李洛克認為主角於結局應帶著女兒逃跑,許榮哲認為結局時主角應犧牲
四、若由你來設定這個故事的結局,你會怎麼寫? 省思鑑賞
五、影片中設定主人翁、小女孩、孕婦、營運長、的意涵為何?
泰戈爾的名言:「Men are cruel, but Man is kind.」(人是善良的,群眾卻是殘酷的。)在《屍速列車》中你看到怎樣的人性?請思考一下我們該成為怎樣的人? 省思鑑賞 想知道答案?點我
故事的場景百分之九十在高速飛馳的火車上,在躲避喪屍追殺的過程中,父女失散。為了救女兒,碩宇必須穿越一節又一節的喪屍車廂,不停地打怪再打怪。
乍看之下,喪屍是電影裡的反派。錯了,真正的反派是一個又一個因為恐懼,而引爆人性陰暗面,變得比喪屍還可怕,只要自己能活下去,別人都去死也無所謂的失心瘋,我們姑且稱這些人為「活失」,活人喪失。
陰錯陽差,「活失」們的自私舉動,反而救了碩宇等人—碩宇、女兒、孕婦,三個正方人物,以及一個反派大魔王,千里馬客運營運長,為了活命不惜犧牲他人的自私鬼。
當碩宇為了保護女兒和大魔王纏鬥時,故事已經來到尾聲,時間也將近兩個小時了,電影隨時都可能喊停,打上The End。
問題是……電影該停在哪裡,才是最好的選擇,最好的結局?
《屍速列車》的結局,完全就是會熱賣的通俗劇範本(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),它已經可以拿來作為成功者的教學範例了。
但但但……它同時也可以拿來作為失敗者的範例。
既是成功者,又是失敗者?
為什麼?
這樣的結局設計絕對不會得到任何的劇本獎項,因為它違反了「性格決定命運」的最高準則。
通俗劇的結局「最好」回應故事情節的伏筆。好的戲劇結局則「一定要」回應人物性格的伏筆。
所以,我心目中最好的結局是—自私自利的主人翁不能違反他的性格。
他的性格是什麼?劇情前半段非常用力的鋪陳,包括坑殺散戶、關門擋住孕婦、叫女兒不要讓座……
所以過程中,主人翁可以因為種種原因,而短暫的變成一個好人,但他的骨子裡終究是個自私的人,尤其是在最危急的時候,他一定要變回他自己。
自私的人就應該做自私的事,而不是大突變,逆轉成觀眾心中渴望的催淚英雄。
所以從人物性格的伏筆來看,結局「可能」是這樣的……
故事最後,主人翁在最危急的時候,面臨了二選一的難題:自己死,或女兒死?
主人翁是自私者,所以自己死,絕對不是選項。
但也絕不會選擇女兒死,自私不等於畜生。
主人翁是個聰明過了頭的傢伙,他會把目光轉向最後一個人,孕婦。這就是她一直活到現在的原因。主人翁會犧牲孕婦來救女兒,而不是犧牲自己的性命。
意思就是……為了救自己的女兒,危急之下,主人翁幾近本能的把孕婦推向喪屍,但這實在是太殘忍、殘忍、殘忍了。殺孕婦是不道德的,會遭天打雷劈,所以主人翁必須在同一時間付出最大的代價。
孕婦被喪屍咬中,掉下火車之前,主人翁再次本能的拉住她的手。
一瞬間,兩個人的眼睛對上了,男主角充滿了愧疚(他真的只是自私,不是畜生啊),孕婦則充滿了理解(眼前的男人只是跟我一樣,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啊啊啊)。
愧疚與理解,失神的瞬間,人類情操最高的時刻,然而美好從來都是瞬間即逝的,兩人隨後都掉下高速行駛的火車,死了。
最後,只剩下小女孩一人活下來,繼續她的旅程。
當小女孩走進黑暗的隧道,一個人唱著送給父親的歌。
然而悲傷的,不是因為父親死了。而是……日後小女孩將活在巨大的矛盾裡:我不喜歡自私的父親,但我正是因為這個自私的父親,才有機會活下來的啊啊啊。
很苦、很悲,但這才是他父親的真實樣貌──小小的,自私的愛,只給自己的女兒;而不是大大的,無私的愛,只為了討好臺下的觀眾。
請依據前述文章回答下列問題
一、下列何者是《屍速列車》的反派角色? 擷取訊息
(A) 碩宇
(B) 孕婦
(C) 流浪漢
(D) 營運長
二、許榮哲〈小說課3〉談到人物創作原則『戲劇就是衝突,衝突是為了突圍,突圍形塑了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』,衝突不是目的,而是一個有效的手段,本文中許榮哲老師認為《屍速列車》最棒的結局是什麼?推論比較
(A) 主人翁選擇犧牲自己,讓孕婦、女兒活下來
(B) 主人翁犧牲孕婦與自己,讓女兒自己活下來
(C) 主人翁犧牲孕婦救女兒,自己和女兒活下來
(D) 主人翁選擇犧牲女兒,讓孕婦和胎兒活下來
三、「身為基金經理人的主角,性格設定成自私的人,再安排他後期轉變,很標準的做法。但主角的職業,只讓他頂多是比別人多知道一些資訊,讓他覺得自己有錯,此外便沒有發揮(上網查隧道時間不算經理人的技能)。而他的興趣則完全沒有提及。這兩點一旦空了,主角就像是一個空架子、一個逃跑的路人、只能被擺佈,自己沒有反抗能力。」(李洛克〈三分鐘讀完失速列車〉)此段和本文對主角的分析,有何異同? 推論比較
(A) 相同處:兩文都提及主角的性格及轉變,且認為本劇中對主角的描寫尚有待加強
(B) 相同處:兩文都認為對主角的性格描述不夠全面,使主角成為扁平人物無法突出
(C) 相異處:李洛克認為應補充主角的興趣職業,許榮哲認為應加強主角的轉變因素
(D) 相異處:李洛克認為主角於結局應帶著女兒逃跑,許榮哲認為結局時主角應犧牲
四、若由你來設定這個故事的結局,你會怎麼寫? 省思鑑賞
五、影片中設定主人翁、小女孩、孕婦、營運長、的意涵為何?
泰戈爾的名言:「Men are cruel, but Man is kind.」(人是善良的,群眾卻是殘酷的。)在《屍速列車》中你看到怎樣的人性?請思考一下我們該成為怎樣的人? 省思鑑賞 想知道答案?點我
↓閱讀更多
↑收起